急性胃炎相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表总结放射性胃炎的药物选择
TUhjnbcbe - 2022/4/6 18:34:00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临床发病迅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伴充血、糜烂等表现时为急性胃炎,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时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根据固有腺体有无减少,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Hp胃炎和非Hp胃炎。此外,还包括特殊类型的胃炎,如放射性胃炎、化学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肉芽肿性胃炎、嗜酸细胞性胃炎、感染性(细菌、病*、霉菌和寄生虫)胃炎等。

放射性胃炎是上腹部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其常见于肝癌肝门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胆管癌、肝癌、胰腺癌等放疗后。临床表现为剑突下疼痛、吞咽困难、消化不良、烧心感和黑便,严重者反复黑便、便血。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多在放疗后2个月,最长报道有发生于放疗后9个月。其以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伴有片状渗血的急性炎症为早期损伤的表现,进而出现内皮增殖、血管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等黏膜下血管性病变,致毛细血管的扩张、纤维化,甚至致黏膜缺血、浅或深溃疡、疤痕形成。严重的放射性胃炎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不利于维持血管系统的稳定,可加重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射性胃炎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滞剂、抗酸剂、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表总结放射性胃炎的药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