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相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人中招全家感染警惕这类细菌,不要等到
TUhjnbcbe - 2021/5/6 17:38:00

南京一男子因胃痛入院检查,被诊断为感染幽门螺杆菌,他的家人一起检查后发现,全家竟然都感染了!真是一人中招全家遭殃!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竟然这么强?很多人认为这只是胃里的一个普通小细菌,但其实,它的厉害真的被小瞧了!

什么叫幽门螺杆菌

不是“螺旋杆菌”也不叫“螺旋菌”,全称“幽门螺杆菌”(HP)。全球幽门螺杆菌研究权威、美国的Graham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门螺杆菌就是死的幽门螺杆菌,也就是说“所有活的幽门螺杆菌都是有害的”。它是胃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和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几乎所有的HP现症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炎症。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通常指喝了被粪污染的水源,比如喝生水、在污染过的水里游泳等,不过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公共管理的进步,这类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

口-口传播的主要场所是家庭,胃部的幽门螺杆菌通过打嗝、反酸、呕吐到达口腔,进而感染口腔,使幽门螺杆菌在口腔生存,引起口腔问题。而口-口传播就是将口腔的幽门螺杆菌通过共餐、咀嚼喂食、接吻再传播给另一个人。因此家庭中有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也要及时检查排除感染可能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果

据统计,我国有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胃痛、口臭。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会自愈,随着时间推移,会演变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甚至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但要注意胃癌由多方面因素导致,幽门螺杆菌是会增加风险,但不是一定致癌,不要盲目恐慌哦)

虽然患癌几率较低,但不代表着没有风险,因此,我们既不要夸大HP的害处,也不能忽视它的致癌风险,即便风险只有1%,如果放任不管,一旦确诊,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指出: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根除hp利大于弊;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抗衡因素是指:75岁以上高龄老人、12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精神类疾病、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或更加严重的疾病)等、个人不愿意治疗、肥胖、哮喘、反流性食管炎等。

怎样预防和治疗

一旦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现在常见治疗方案是四联疗法,疗程在14天左右,包括“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菌药+铋剂”。服药种类和剂量时间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停药造成复发。最少要在治疗结束的4周以后再次进行呼气试验。

家庭成员及时检查是否被传染,避免过度亲密接触,实行分餐制,餐具彻底消*。少吃生食和过烫的食物,隔绝传染源保护胃黏膜。如今疫情反复,分餐制不仅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可能,也是防疫过程中重要的一步。饭前便后及时洗手,日常注意清洁口腔。高危人群(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上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定时检查。

大家了解了幽门螺杆菌之后,不要盲目恐慌,注意生活习惯,治愈后的重复感染率极低,所以一定要放平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检查治疗哦。

注:

[1]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文字整理及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为定制专享文章仅供内部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人中招全家感染警惕这类细菌,不要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