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以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加减兼顾了疏肝理气的效果。有朋友产生了疑惑,想知道为什么治疗反流疾病的药要涉及对肝脏的调理呢?
情绪问题也会引起反流症状?
这位朋友的问题让我想起之前来我这看诊的一位反流严重的患者。在问诊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急躁情绪。有这种负面情绪表现的病人出现反流问题,病机很有可能是涉及到肝脏的。
在中医理论中,肝是五脏里最易受情绪影响的一个脏器。长期情绪急躁易怒,这属于肝火旺盛的表现,而肝与脾的关系又很密切,肝火旺可以横逆而犯脾,让脾胃功能也受损。这种情况下,患者除了反流这个主要症状以外,还会两胁胀痛和恶心呕吐,食欲也不好。这种病情,治疗原则当在和胃降逆的基础上,兼顾疏肝泻火。
这类涉及肝脏问题的反流患者,调治时应注意,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切勿焦躁、愤怒,否则对治疗会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究其源头,病根在于肝脾不和
其实有这类反流症状的,不只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很多其他肠胃疾病都会出现此类症状。比如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位朋友的私信留言,说自己平时常有嗳气、反流与胃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糜烂性胃炎,想知道该怎么办。
在中医理论中,糜烂性胃炎被归为“痞证”“嘈杂”“胃脘痛”等范畴,该病的症状虽然集中在胃,但与其他脏腑有密切关联,尤其是肝的功能,对该病影响颇深。脾胃位处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升降有序,对人体消化来说,是维持其运作的基础。而肝主疏泄,其功能对脾胃升降有协调和促进作用。
如果肝气条达,疏泄的功能正常,那脾胃之气的升降也自然稳定有序;但如果肝气郁结,那就容易横逆而犯脾胃,进而使脾胃升降失常。我们刚才说了,胃主降浊,胃气以降为和,但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升,上逆而出现胃痛、反流和嗳气症状。
综上所述,这位提问朋友的糜烂性胃炎,其致病根源应该在于肝脾不和。对这种病情的调治,应该以疏肝健脾为治疗原则,来调治胃炎的致病根本。同时,根据患者症状加入祛瘀止痛、和胃降逆的药物,来化解其症状。如此标本兼治,可使症状消去后难以复发。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为您推荐---糖尿病毫无征兆?医生:脚部发出4个“信号”,或提醒你该控糖了
糖尿病前期不痛不痒?提醒:若出现这4种异常表现,建议多喝一茶
糖尿病“小帮手”或被发现,不是甜食,2种食物再馋也尽量管住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