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相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杀幽rdquoldq
TUhjnbcbe - 2021/4/10 18:11:00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样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农历新年到了,不论是回家与亲人团圆,还是就地过年与朋友相聚,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多人共餐。

传统聚餐中往往没有使用公筷或者分餐的习惯,一大桌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子,氛围好不热闹。

但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并不十分健康。

张文宏呼吁:千万不能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

“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年4月29日,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论坛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分餐制,简单说就是大家的筷子尽量不要混一起。不要再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了,不能把自己的筷子(和别人的筷子)伸到同一个菜肴里。

一双筷子传播病菌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仍达约50%。据此推算,大概一半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也就是7亿。

图片来源:养生堂截图

一人有“幽门”,全家有“幽门”的也不在少数。而在家中或者办公室,谁是第一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也已经无法核查。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仅约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但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称Hp胃炎。

“幽门螺杆菌对于胃癌的影响就像吸烟对于肺癌。”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陆红教授曾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这样比喻。

而目前只需要吹口气就可以测到幽门感染的情况,包括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碳14尿素呼气试验(14C-UBT)。

不用公筷,菜品菌落含量高出10多倍!

用不用公筷,差别有多大?

平时吃饭没啥感觉,但如果使用一些科技手段,用实验来展示,结果会吓你一跳!

年杭州市疾控中心曾做过一个实验,对比“公筷”和“非公筷”食用两组菜品的情况,结果发现:“非公筷”一组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

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

而对此,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用公筷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

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

此外,医院公卫科科长田福运在接受重庆晨报采访时谈到,有实验表明,将病人使用、普通人使用、大饭桌使用的筷子和公筷,分别提取样本液到容器里进行培养后发现:病人使用过的筷子上细菌数量最高,经过“口水交换”的大饭桌上使用过的筷子细菌量明显高于个人单独使用的筷子,而公筷上的细菌数量非常非常少。

不使用公筷,除了会传染幽门螺杆菌、甲肝、戊肝等消化道疾病,一些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通过筷子、勺子来传播,比如新冠、流感。

大连医院感染科主任李荣宽在年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人体的构造,咽喉部是共同的通路,比如咽喉与我们的鼻腔、气道是相连的;咽部和口腔也是相连的。正是这样的生理结构,我们的呼吸道粘液(鼻涕)可以通过咳痰,即通过口腔排出体外的。因此,我们的唾液里有很多呼吸道的分泌物,呼吸道的细菌、病*,可能在吃饭的时候沾染到筷子上,当我们用筷子去夹取食物时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

这也正是为什么有时候和患感冒、流感的人吃了一顿饭之后,你也感冒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科普和宣传之下,公筷的使用率也并没有达到%。

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年7月做过的一项调查发现,仍有23.9%的人表示极少使用或者从不使用公筷,41.8%的受访者几乎一直或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公筷,但也并非完全使用。

新春佳节,一起使用公筷吧!

来源:健康时报

点击查看(新媒体:蒙城身边事、蒙城微生活,逍遥论坛)

-

↓↓招聘网求职招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0 18:11:00
程少为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

点击上方蓝字
  近日,赵女土听说身边有同事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缩写为HP),想到常和那位同事一起吃饭,她十分担心自己也被感染。在朋友推荐下,赵女士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堆“杀幽”“抗幽”产品使用。但不久后,她又听说这类产品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真相究竟如何?

“杀幽”产品销售火爆


  在电商平台上,带有关键词“幽门”“HP”等字眼的商品十分丰富。其中,“杀幽牙膏”的月销量高达“3.5万+”,价位在20-元不等,宣传语中基本都指明“针对口腔HP易感人群”。记者打开排在销量首位的某款号称“医用级HP牙膏”的链接,商品详情介绍中中写着“清洁口腔幽门螺杆菌”。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客服人员“是否对杀除幽门螺杆菌有用”,得到的回答是“有用,通过口腔抑菌,需要按照HP值判断疗程”,并表示“坚持使用能转阳为阴,可以放心购买”,同时提醒记者,趁着店铺搞活动时购买,还赠送HP检测试纸。此外,“抗幽门专利”“远离胃癌”等宣传语赫然在列、主打“抗幽门螺杆菌”的益生菌产品价格在40-元间,销量也不错;一些丁香茶、猴头菇等代茶饮品,甚至还打出了“治疗药”的旗号,“清除顽固口臭”“药食同源”“赶走幽门菌”等都是其宣传亮点。

“杀幽”产品真有用吗?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蒋建霞提醒大家:“上述产品功效科学依据不充分,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夸大宣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以免耽误治疗,影响生命安全。”


  根除幽门螺杆菌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临床上公认的是四联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组合,先抑制胃酸分泌,改变胃内环境,降低幽门螺杆菌活性,再联合抗生素才能将“菌”杀死。整个疗程持续约14天,有80%-90%的患者可一次根除,少部分患者需要反复治疗。可见,消除幽门螺杆菌并不简单。部分临床研究显示,益生菌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但也有研究不支持此观点,只认为可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另外,《广告法》明确规定,除医疗器械、药品外,禁止任何广告涉及治疗疾病的功效,不可使用带有医疗性的用语,像上述“抗幽”“杀幽”等说法明显违规,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还要求,牙膏命名涉及功效宣称内容的,应具有与命名内容相符的实际功效,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且不得超出功效分类目录确定的防龋齿、抑制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允许宣称范围,而“抗幽”“杀幽”等不在允许宣称范围。

“防幽”“抗幽”要遵循“共识”


  根据《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下称《共识》),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约为50%。
  《共识》建议,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无论有无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等根除指征,都可进行根除治疗,但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接受根除治疗,以免抗生素和铋剂对儿童的正常肠道菌落产生影响。
  蒋建霞表示,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症状,约15%-20%出现消化性溃疡,10%发生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只有1%的可能出现恶性肿瘤,因此,只要早作诊断并及早规范治疗,就不必过于紧张。
  幽门门螺杆菌通过“口-口”或“粪-口”传播,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主要传染方式。所以,分餐、餐具消*、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重点,比如牙刷碗筷不共用;不去路边摊吃饭;喂孩子前不要先自行嚼碎等。(据生命时报、消费导报等)来源/大众卫生报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杀幽rdquo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