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相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分四型辨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TUhjnbcbe - 2021/4/1 20:48:00

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不适,泛吐清水,或时有微痛,食欲不振,嗳气腹胀,或恶心欲吐,晨起口苦等。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温利辉介绍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之气所致。本病属于中医的“嗳气”、“纳呆”、“胃脘痛”范畴,治宜理气止痛,健脾和胃,疏肝利胆,温中散寒。在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四种证型予以论治。

肝脾不和

症状:胃脘不适或疼痛,连及胁肋,恶心欲吐,嗳气等。舌质淡,苔薄,脉弱。

治疗原则:疏肝和胃,行气化瘀。

方药组成:白芍、厚朴、丹参、木香、陈皮、三棱、生甘草。

脾运失健

症状:胃脘胀满,或有微痛,饮食乏味,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脉弱。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理气温中。

方药组成:炒白芍、制*芪、*参、炒白术、炙甘草、制桂枝、木香、陈皮、佛手、大枣、生姜。

脾胃不和

症状:食欲不振,胃脘饱胀,上腹疼痛,泛泛欲吐,或泛吐清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治疗原则:益气健脾,调和脾胃。

方药组成:白芍、蒲公英、*芪、海螵蛸、连翘、薏苡仁、白术、炙甘草、桂枝、茯苓、厚朴、白及、丁香。

湿停胃脘

症状:胃胀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口淡口黏,或兼有身体沉重,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疗原则:健脾理气,燥湿和胃。

方药组成:厚朴(生姜汁炒)、陈皮、砂仁、炒苏子、炒枳实、茯苓、半夏、紫苏、甘草、生姜。

温利辉指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以上各种类型,治疗的方药均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轻重,而决定药量的多少。

同时,患者要调节心情,保持良好心态,饮食上忌生冷、辛辣、生硬、过饱,以清淡、软稀、少吃多餐为宜。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治疗胃病的一味中药,疗效好的邪门!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这类护胃药有5种,到底该选哪一个?

5元钱治老胃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分四型辨治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