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相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欧洲指南胃上皮癌前病变管理
TUhjnbcbe - 2021/2/16 1:55:00

胃癌是一个主要的世界性的问题,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中,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排名第五,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在全球排名第三。尽管胃癌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可能的,但多数病例是在晚期确诊的。针对危险人群进行筛查和监测可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胃癌死亡率。年3月,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SGE),欧洲幽门螺杆菌和微生物研究组(EHMSG),欧洲病理学会(ESP),葡萄牙消化内镜学会(SPED)结合最新研究证据更新发布了胃上皮癌前病变管理(MAPSⅡ)。

在年10月31日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对该指南要点进行了解读,内容涉及萎缩性胃炎肠化和异型增生的诊断分级、评价,以及干预的治疗和检测等层面。

胃癌前病变定义及预防目标建议

陈述1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上皮化生患者具有发生胃腺癌的风险。(高,%同意)陈述2组织学证实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萎缩最可靠的标志。(高,%同意)建议3胃窦和胃体都出现萎缩和/或肠化的慢性萎缩性患者,发生胃腺癌的风险更高。(中,强烈推荐,94%同意)建议4当管理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生患者时,应考虑将重度异型增生和浸润癌作为预防结果。(中,强烈推荐,%同意)建议5对于内镜下可见的伴有轻度或重度异型增生或癌变的患者,应进行分期管理和治疗。(高,强烈建议,94%同意)

内镜检查建议

陈述6高清色素内镜(CE)对于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病变的诊断优于单纯高清白光内镜检查。(高,94%)

建议7只要有条件,经过适当的训练,无论放大与否,虚拟色素内镜(NBI/FICE/I-SCAN)应用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通过指导活检对萎缩和肠化病变进行分期,或定位肿瘤病变。(中,强烈推荐,94%同意)

活检取样建议

建议8为对胃癌前病变进行充分分期,首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应进行包括H.pylori感染以及晚期萎缩性胃炎鉴别的胃活检。(中,强烈推荐,88%同意)

建议9应至少对两个部位进行活检取样(胃窦和胃体,在小弯和大弯部位),并在两个取样瓶中清楚标注。对可见的可疑肿瘤病灶需要进行额外的活检。(中,强烈推荐,94%同意)

建议10组织病理学分期(例如OLGA和OLGIM)可用于鉴别晚期萎缩性胃炎,如果上述分期系统用于患者分层,应考虑额外的胃角活检。(中,弱推荐,88%同意)

无创评估建议

建议11血清胃蛋白酶Ⅰ水平低或/和血清胃蛋白酶Ⅰ/Ⅱ比值低可用于鉴别晚期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尤其是在H.pylori血清学检查阴性时,建议对这些患者进行内镜活检。(中,强烈建议,88%同意)

其他危险因素建议

建议12尽管不同的研究评估了年龄,性别,Hp*力因子以及宿主基因突变,但基于上述因素的目标管理,还没有关于诊断监测的临床建议。(低,弱推荐,%同意)

异型增生监测建议

建议13对于没有内镜下明确的异型增生患者,建议立即采用染色内镜CE(电子或化学染色)进行高质量内镜评估。如果在高质量内镜检查中未发现病变,建议活检进行胃炎分期,重度异型增生6个月内随访内镜监测,轻度异型增生12个月随访内镜监测。(低,强烈推荐,88%同意率)

不确定型异型增生不能视为无害的诊断,一项研究发现,26.8%的切除前活检中被认为是不确定的异型增生/肿瘤,实际上是肿瘤性病变(5.0%腺瘤和21.8%胃早癌)

建议14对于局限于胃窦部的轻至中度萎缩患者,没有证据建议进行监测。(中,强烈推荐,%同意)

建议15对于单一部位的肠上皮化生患者胃癌风险较高,在多数情况下,这种风险增加并不能证明监测的必要性,特别是如果高质量的内镜活检排除了晚期萎缩性胃炎。(中,强烈推荐,%同意)

建议16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或不完全性肠化或持续性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单一部位的肠化患者,可以考虑在3年内进行染色内镜监测和指导活检。(低,弱推荐,82%同意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监测建议

建议17晚期萎缩性胃炎(胃窦和胃体均有严重萎缩或肠化,OLGA/OLGIMⅢ/Ⅳ期)患者应每3年进行一次高质量内镜随访。(低,强推荐,%同意率)建议18患有晚期萎缩性胃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可能会受益于更密集的随访(例如,诊断后每1-2年)。(低,弱推荐,82%同意率)建议19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以从每3-5年1次的内镜随访中获益。(低,弱推荐,82%同意率)

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

建议20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疗非萎缩性胃炎,引起萎缩性胃炎消退,降低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癌风险,建议这些患者进行根除H.pylori治疗。(高,强推荐,87%同意)建议21对于已经确诊的肠上皮化生,至少短期内,根除H.pylori治疗不能明显降低胃癌风险,但可以减少炎症和萎缩,因此应该考虑根除H.pylori治疗。(低质量,弱推荐,87%同意)建议22胃肿瘤经胃镜治疗后,建议根除H.pylori治疗。(高质量,强推荐,%同意)

其他治疗建议

建议23尽管环氧化酶COX-1或COX-2抑制剂可减缓胃癌前病变的进展,但不能专门为此推荐应用这类药物。(低质量,弱推荐,%同意)

建议24特定患者可考虑应用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各种癌症,包括胃癌。(中质量,弱推荐,94%同意)

监测和筛查的成本效益建议

建议25在中国风险区域,对胃癌前期患者进行识别和监测是经济有效的。(中质量,%同意)

结论

1.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化有发展成为胃腺癌的风险,对这些病人进行诊断和危险分层很重要。

2.高清色素内镜优于单纯白光下检查。

3.局限于胃窦的轻-中度萎缩没有证据建议进行监测。

4.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灶性肠化患者、不完全性肠化、持续性幽门螺杆菌胃炎者3年内要采用色素内镜监测活检。

5.晚期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每隔3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胃镜检查随访。

6.伴有异型增生的患者,如果内镜下没有明确的病变,需要进行内镜精查重新评估。

7.内镜下明确伴有轻度或重度异型增生或癌的患者应进行分期诊疗。

8.根除Hp可治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能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恢复,降低胃癌前病变患者发生风险。

9.胃癌内镜下治疗后仍推荐根除Hp。

10.在中高风险区域,对胃癌前病变的识别和监测是经济有效的。

END

声明

本文整理自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的指南解读。本文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仅供专业人士内部学习使用。征稿

消化学苑,医生的学术分享平台,只要您愿意分享消化疾病相关专业知识、病例、诊疗经验等,欢迎投稿到消化学苑。

投稿邮箱:xiaohuaxueyuan

.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洲指南胃上皮癌前病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