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胃痛折磨人!现代人由于饮食不当,胃常常饱受折磨,长此以往,患有胃部疾患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尤以胃脘痛最为常见。胃脘痛又称“胃痛”、“心下痛”等,是以左侧偏中上腹部,胸骨下方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区域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症状。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者萎缩性病变,病理变化多局限于粘膜层,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病程缓慢,反复发作!
中医解读胃痛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脾阳不足或贪食生冷食物,致阴寒内盛,情志不畅,忧怒伤肝,肝气或肝火犯胃,辛辣或肝火伤胃阴,肝郁气滞,日久血行不畅。
血行瘀阻,瘀血内结,不通则痛,久痛伤胃络等因致气机不畅从而胃脘疼痛。气机运化失常,“不通则痛”是发病的核心。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泛酸、恶心,呕吐等,脾胃虚寒表现为胃脘隐痛,饭后减痛,空腹加重,肝气或肝火表现为胃肋胀痛、嗳气频繁或伴有心烦易怒,或胃重灼痛,口苦,胃阴亏虚引起胃脘隐痛,口燥咽干,血瘀胃络产生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则加重。
胃脘痛原因1、外邪入胃就是风寒湿等外邪侵犯于胃,致使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以寒邪最为多见。
2、饮食伤胃多由过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积于中,阳气被遏;或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日久,则血行瘀阻,瘀血内结,不通则痛。
4、脾虚犯胃脾胃同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脾虚(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以致运化失职,中焦虚寒,就会胃痛。
坐灸调理有奇效介于胃痛多为阴寒内盛引起,用艾灸之火化去胃中之寒,效果显著!看到没?在引起胃痛的4种原因中,寒(寒邪,虚寒)就占了3种。养胃重在暖胃。中医认为,“十个胃病九个寒”,“胃喜暖恶寒”,胃对温度十分敏感,最怕寒邪。而艾属辛热,灸之可补益胃阳,生发胃经经气,特别适合“老胃寒”以及各种胃病患者。同时,艾灸具有祛寒除湿、行气活血、消痰化瘀、调和阴阳等诸多功效,通过调治,让脾胃达到器质和功能平衡,脾胃强大了,就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灸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往期回顾:
最近15天,一定要打通人的“地气开关”!
肾虚,衰老的源头!体寒,衰老的温床!血虚,衰老的加速器!
从中医角度看疾病,一旦你的病发展到这一步,就很难调理!
有人说,我不能坐灸,一闻到艾烟味就头疼!你更需要坐灸!
万万没想到,人只有2种病,一种叫不通,一种叫不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