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是胃癌的一级预防策略。在今年的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上,来自医院的陈烨教授以“年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诊断篇”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消化学苑”现为您呈现如下。
Hp诊断方法有哪些
准确的检测是有效处理Hp感染的前提,以是否依赖内镜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培养,其中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学检查已经在临床上和指南共识中推荐用于诊断。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有13C/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唾液抗原检测、15N-尿氨排出试验和血清学抗体检测,指南中推荐的检测方法是13C/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抗体检测。
另外一种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用于耐药类的检测,可以是侵入性的,也可以是非侵入性的,包括聚合酶链反应、新一代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和环介导恒温核算扩增技术。
以是否依赖尿素酶又可以分为以尿素酶为基础和不依赖于尿素酶的方法。
以尿素酶为基础的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14C-尿素呼气实验,主要依赖活菌产生尿素酶,尿素酶的试验临床上使用较多,但这种方法易受药物干扰,如尿素酶被抑制则会出现假阴性,若其他细菌产生尿素酶又会出现假阳性。
不依赖于尿素酶的方法有病理切片染色、血清HpIgG抗体检测和粪便Hp抗原检测。
老方法有哪些改进
快速尿素酶试验(RUT)
我们知道,RUT容易造成假阴性,Hp感染与胃癌又密切相关,因此造成假阴性因素在国际上比较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