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相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股市中的技术分析流派
TUhjnbcbe - 2024/12/23 16:00:00

股市投资流派林林总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面分析,以企业估值为核心,根据产业发展、企业经营、宏观经济、国家政策方面的信息进行买卖决策;另一类是技术分析,以市场交易为核心,根据价格、成交量、时间(波长)、空间(波幅)等方面信息进行买卖决策。前一类将股票看作是一种有差别的商品,计算的是成本和收益,遵循的是因果关系,看得懂才能赚到钱;后一类将股票看作是一种无差别的筹码,计算的是情绪与供需,遵循的是相关关系,看得准才能赚到钱。两大流派并非泾渭分明。基本面分析除了研究企业的估值,还会比较不同企业、不同板块、不同地区、不同周期的估值水平,以均值回归为指导进行轮动决策。技术分析除了对交易信息的量化图形进行研究,还会结合消息面进行辅助决策。我们在去年回顾了海内外主流价值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理念,今天简要梳理一下技术分析。

一、技术分析的逻辑起点

技术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由两个观点构成。

1、存在就是合理。市场交易的信息包含了证券本身的一切信息,因此投资只需要研究交易信息即可,不必再去研究基本面。

2、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类的行为模式会不断重复,过去的行为会指示未来的行为,因此相似的形态会反复出现,相似的时间周期会反复出现,相似比例的回撤、相似的波浪形态、相似的K线组合都会反复出现,研究过去已经反复出现的形态能够指示股价未来的走势。

十分有趣的是,上述观点1与市场有效性假说相同,均认为市场价格有效反映了包括企业基本面在内的一切信息。技术分析大师约翰·迈吉曾表示,在任何一个既定时刻,每一股美国钢铁普通股的真正价值是完全地、不含糊地和不可抗拒地由供求关系所决定,并且通过交易所的交易得到准确的反映。在这个供求关系等式中,基本面分析家所研究的统计学数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没有错,但还有其他许多影响它的因素,除了基本面价值,还有千千万万可能会买卖这个股票的人的所有希冀和恐惧、猜测和情绪,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还有他们的需要和资源。最后,恰如其分地表现为一个数字,在这个数字上,买家同卖家走到了一起,这是唯一重要的数字。

然而,观点2却与市场有效性假说相悖。市场有效性假说认为,预测是根据当前信息对未来价格变化的推断,但当前的一切信息都已经充分反映在当前价格中了,在任何新的信息发生以前是根本无法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因此未来价格走势呈现随机漫步状态,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观点2则认为,通过研究过去的技术指标或形态是能够预测未来走势的。

反观价值投资理念对于这两点的看法:一方面,价值投资理念否认了市场的有效性,认为市场不总是有效的,价格不总是正确反映实际信息,这正是价值投资的机会所在;另一方面,价值投资理念却认可市场有效性假说关于市场不可预测的观点。巴菲特和芒格就曾多次表示,他们无法预测市场,也从来不预测市场。对此,约翰·迈吉曾表示,基本面分析家不预测市场走势,但是需要预测企业要面临的内外环境,然后根据预测出的内外环境来预测企业的基本面。技术分析家则一步到位,他们直接根据指标预测,而不必先对他们的指标进行预测。

二、技术分析的主要类别

技术分析方法纷繁复杂,国内比较著名的原创理论有缠论和筹码分布理论等,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贴近中国人思维习惯,借鉴了海外技术分析的思想,同时又具有东方文化与A股特色,前些年在国内投资者中影响较大,不仅有原创者的相关著作,还有众多博客、视频、专栏等解读。国外的技术分析系统性强,且处于持续迭代发展之中,特点是定量分析程度高,偏重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的技术指标,对数学基础要求高。近年来,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的量化交易模型中的许多参数都源于技术分析指标。

1、K线分析。K线图源于17世纪的日本大米交易市场,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技术分析方法。K线分析主要分析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与最低价构成的实体及影线关系,以及相邻K线组合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单根K线形态与连续几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分析市场情绪与供需力量对比,从而价格的未来走势。目前,除了自成体系的K线组合分析之外,投资者也将K线分析与源于美国的形态分析结合在一起使用。

2、形态分析。形态分析杂糅了道氏的趋势理论、艾略特的波浪理论、约翰·迈吉和爱德华兹的形态分析理论等等诸多来源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价格与成交量走势的历史图形来预测未来走势。形态分析的核心工作是判断重要的反转形态与巩固形态,为此提出了头肩模式、三角模式、圆弧模式,缺口,支撑线、阻力线,趋势线与通道等诸多概念,用以判断趋势的延续或反转。值得注意的是,形态分析的诸多概念是在历史发展中由不同的技术分析者陆续提出的,部分概念甚至是从对大盘指数的分析迁移到个股分析中,各种理论自成体系,可供投资者选择性应用,但尚未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统一体系。

3、指标分析。指标分析在技术分析中的量化程度最高,是以市场交易的量价时空四大要素的统计信息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算法建立的数学模型。所谓量就是成交量,价就是价格,时就是时间段,空就是价格变化区间,时空实际上就是价格波动的波长与波幅。主要包括价格指标,如移动平均线(MA)、指数异动平滑平均线(MACD)等;成交量指标,包括量相对强弱指标(VRSI)等;波动指标,包括随机摆动指标(KDJ)、乖离率(BIAS)等。指标分析也是百花齐放,无需也无法同时使用,不同的投资者会赋予不同的权重。

三、对技术分析的认识

大部分技术分析大师都认为技术分析远远不够精准,并不能猜顶或猜底,只能跟随趋势,同时他们认为基本面分析更不靠谱,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过程”,且理论盈利远远小于技术分析投资。爱德华兹曾以年到年的一笔美元投资为例,假设价值投资者能够在这一时间段的最低价买入,最高价抛出,美元经过59年变成了.93美元;假设技术分析者根据趋势分析买进15次、卖出15次,59年后美元将变成.65美元。爱德华兹据此得出结论,“买进好股票、将它们束之高阁”的方法远远不如随着趋势起舞。

近年来,价值投资理念在争论中逐渐胜出,但技术分析方法仍然在判断周期性趋势、市场情绪、流动性强弱中被广泛使用,而且部分技术指标被新兴的量化交易所吸纳。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张磊说过:“价值投资无关对错,只是选择。投资之道,万法千门。坚持何种投资理念,都不能以名门正派自居,更不能自认高手包打天下,门派无尊贵,只有适合不适合。”我们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稳定盈利的方法就是最适合的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可能这就是我们在坚持价值投资的同时对技术分析应有的态度。事实上,许多投资者都是在选股时运用基本面投资方法建立股票池,在择时中通过技术分析方法判断买卖点,或者在个股分析中偏重基本面,在指数分析中偏重技术面。

版权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百家分享内容仅出于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其内容是基于作者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不保证所陈述内容不会发生变化,亦不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作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私信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股市中的技术分析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