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相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股票深度交易心理学4技术分析的背后是概率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这本书,

股票深度交易心理学,

今天来看看如何控制,

和消除情绪的挣扎,

投资者和交易者,

肯定是不想要强烈情绪的,

比如恐惧和焦虑,

所以必须控制他。

或者说,我们在具有,

同样知识的前提下,

谁能投资的更好,

完全取决于,

谁的情绪控制的更好。

那些大学教授,

经济学家们,

他们的知识很丰富,

但是就是做不成富豪,

不能靠投资赚钱,

就是因为自己控制不住情绪,

有统计,所有大学老师里面,

投资做得最好的,

并不是金融系,

也不是经济系和会计系,

而是哲学系的教授们,

这就能说明不少道理。

对于交易者而言,

通常都会根据技术分析的指导,

进行右侧交易,

而很多朋友正是因为焦虑,

所以对于技术分析,

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妄图通过更多的指标,

来让未来变得更加确定,

以为指标是多多益善,

这其实都是情绪干扰。

这么做对于交易没什么益处,

只是你自己求得心里安慰而已,

有人每次亏损,

就企图去改善自己的指标和交易系统,

但调整来调整去,

最后也没有任何效果,

依然还是会亏钱,

更糟糕的是,

很多指标,

反而会过滤掉市场的拉升阶段,

让整个系统明显钝化,

也就是反应不再敏感,

那么这些交易系统,

最后就变得十分有问题,

因为即使你对了,

也只能赚到很少的钱。

技术分析这个东西,

其实纯粹就是概率学,

他是建立在一整套,

止盈止损的策略上的,

能有70%的胜算,

其实就非常不错了,

大部分其实都只有60%的胜算,

也就是说,

做10次交易你要赔掉4次,

只是他通过止损操作,

让你赔的时候少赔,

赚的时候多赚。

通过反复交易,

持续交易,

最后获得收益,

但你问他下一把交易,

或者下十次交易能不能赚钱,

他其实并不知道。

赶上连续10次都赔钱,

其实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有些投资者根本受不了这个,

总是力求每把交易都赚钱,

这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所以穷其一生,

最后也是白费力气。

还有一个误区,

有人觉得自己赔了10次,

于是就不断加倍,

因为之前比较背,

之后的胜率就会提高,

这也是错误的,

每一次投资的胜率其实是一样的,

哪怕你先赔次,

第次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是客观事实,

但是人的情绪肯定会有变化。

连赢10次,和连输10次,

那么他对第11次的信心,

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连赢10次的人,

他们有更强的信心,

但这种信心其实也只是假象。

如果因为他信心爆棚,

而仓位过大,

那么最后必然损失惨重,

很多人在牛市里投资都是这样,

一开始牛市了,不相信,

小打小闹,

做了10几次都赚钱了,

然后信心爆棚,全仓杀入,

结果刚好买在了最高点上,

被套了个结实。

在交易中,指标过多,

还容易引发一个问题,

就是分析瘫痪,

也就是有些指标,

会带来完全相反的指示,

形成自相矛盾,

让你也不知道该怎么投资更好。

其实这种事非常多见,

比如MACD显示能买,

但是KDJ高位了,

或者均线多头排列,

但是CCI却顶背离了,

最后你就只能一直等,

错过了好时机。

所以交易者必须,

先要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信息,

永远都是不完整的,

不确定的,每一次交易,

都有一定的概率会亏钱,

在交易和投资中,

不存在%的事情。

能赚钱的基础,

一定是大概率的事情反复做,

当我们抱着开放的心态,

去做投资的时候,

我们的心态就会好很多,

这叫做不要做无畏的对抗,

因为追求百分百胜利,

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

只会反而让你变得焦虑和恐惧。

每个交易者都在试图,

控制亏损,这本无可厚非,

损失厌恶是正常的心里状态,

但是减少亏损而采取的行动方式,

通常都不太正确。

很多看似合理的做法,

最后却成为了制造问题的根源,

为了避免亏损,

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最后反而减少的是盈利,

让自己错失掉了机会,

这恰恰是投资者最不想要的东西,

我们管这个叫做事与愿违,

甚至南辕北辙。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损失带来的负面效应,

是同样收益带来的,

正效应的2-2.5倍,

这对交易者意味着什么呢?

你要亏掉1万块钱,

你得赚2万才能弥补心里的创伤,

但是如果你只有2万块钱,

亏掉1万,就是亏掉了50%,

你要用剩下的1万,

赚到3万谈何容易?

所以绝大多数投资者,

其实都过的很痛苦,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办法赚出,

达到亏损2倍的收益,

甚至能回本就不错了。

而且损失厌恶心里又无处不在,

亏钱的时候你很难受,

赚钱了你同样很难受,

你总想着保住自己现有的收益,

小富即安。

我们在现实中,

投资亏损又是一个常态,

之前我们说了,

能有7成的胜率,

已经算是非常大的把握了,

大部分时候其实胜率只有6成,

只是比扔硬币略好一点而已。

所以最后就变成了,

有机会赚钱的时候,

没赚多少,

等要亏损了,

又不舍得止损出来,

最后小赚大赔,

即便做胜率略大的事情,

你的最终预期收益率也是负数。

什么叫预期收益率,

举个例子,比如掷骰子,

点,你赢,

而56点,你输,

简单算一下,

你有66%的概率赢,

33的概率输,

好像这是一个赚钱的买卖,

可以干,但是人家附带条件,

赢得时候给你10块钱,

你输的时候,亏50,

那么相当于你赢一把是6.6元,

输一把是16.5块钱,

平均玩一把就输掉10块钱。

这就叫做数学期望,

你玩的越多,就输的越多,

绝大多数朋友投资,

就正在犯这个巨大的错误,

即便告诉他了正确的投资方法,

让他的胜率提高了,

但如果后面的止盈止损,

不听我们的,

结果最后还是会赔钱。

有金融行为学家,

研究了1万多个账户,

最后发现,

大家的操作习惯是,

卖出盈利的股票,

留有亏损的股票,

这就叫做处置效应,

最终让数学期望大幅降低。

作者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就是因为交易者,

太过于在意某一单交易了,

我们也有这个感觉,

恨不得每一笔交易都要赚钱,

买任何一个基金,

做任何一只股票都不能赔,

任何一支产品赔钱,

都是不能接受的,

只要亏损了,

就浑身难受。

事实上,

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每笔交易都赚钱的,

巴菲特也不行。

甚至有时候战略需要,

是去故意亏损的,

要保证总账户的安全,

就要故意配置一些对冲的产品,

比如黄金和原油,

就是怕股票市场,

突然因为通货膨胀爆发,

而掉头向下。

我们的组合不至于死的太难看,

还有缓冲的机会,

所以才配的商品,

股市没问题,

那么黄金和原油上就会亏钱,

但这都无所谓,

因为股市上赚的肯定更多。

但是很多人就是始终理解不了,

他们认为所有买的东西,

都要赚钱,

甚至每次买的都要赚钱,

这其实根本做不到。

优秀的投资策略,

很多都是逆向布局,

这也是一个主动买跌的过程,

就是用前期的小亏,

来换未来巨大的盈利,

一开始买的都是,

别人不要的东西,

所以买进去肯定会,

先亏一段时间。

有人这时候也受不了了,

恨不得第二天就得赚钱,

这种心态十分要不得,

就会出现上面那种情况,

你总是倾向卖出盈利的,

留着亏损的,

最后让总账户亏损。

如果你也有这种心态,

那么应该尽早从投资市场撤出,

先改变这个价值观再说,

否则赔钱是早晚的事。

心理学家,

管我不能再亏损这个想法,

叫做心理控制的逆效应,

因为意愿与你所得到的结果,

往往截然相反,

你越是不想赔钱,

最后就越是会赔钱。

作者举了个实验的例子,

研究员让受试者,

不要去想一些东西,

比如巧克力蛋糕,

或者香浓的咖啡。

你自己也可以试试,

看自己能否在听到,

这些东西的时候不去想他,

绝大多数人,

最终都挑战失败。

你越是不让他想,

他就越是去想,

那么怎么才能压制自己的想法呢?

有一个挑战成功的人,

他提供了经验,

说我压根就不听他的,

只想去阿尔卑斯山旅游的事。

所以这也给心理学家提了个醒,

要想解决心理控制的逆效应,

避免陷入越不想赔钱,

就越赔钱的窘境,

最好的办法,

你压根就别想赔钱的事。

生活中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恐惧,

你越想就越怕,

那些能够克服恐惧的人,

并不是他们压制住了恐惧,

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想这个事,

比如在飞机迫降的时候,

机长想的一定不能是恐惧,

而是操作流程。

拯救落水儿童的时候,

你也想的不是危险而是赶紧救人,

当有一个更大意义的东西,

占据你的心智的时候,

恐惧自然也就消失了。

所以应对恐惧,

作者又找来了一张表格,

那么这个表格是什么,

我们又该如何填写呢,

咱们下回详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