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某,女性,45岁。因胃脘胀闷反复发作10年就诊。患者近10年反复发作胃脘胀闷,以饭后为主。曾于三年前因胃痛做过胃镜,当时结果为非萎缩性胃炎,因病症不显,稍服西药好转后就停药,此后胃胀或痛反复发作,皆不影响生活,未予治疗,后来慕名而来我处就诊。
主诉:偶嗳气,不反酸,大便稍结,舌质淡暗,苔薄,脉弱无力。
病史:近二月因胃胀发作稍频繁,且周围有人患胃癌,因担心而到他院查胃镜为萎缩性胃炎。
检查:为可见粘膜萎缩,重度肠上皮花生。
症见:胃脘稍胀闷,纳食尚可,稍易疲劳,不伴反酸和嗳气,无恶心呕吐,大便一般,夜寐尚可。
中医辨证:舌质淡偏暗,苔薄,脉弱无力。
本病中医为胃脘痛,病位在脾胃,属脾胃虚弱,兼气滞血瘀。
中医治疗:给予补益脾胃的基础上,进行活血行气治疗。
治疗过程:若患者兼食滞,则加消食化滞之药;若兼胃寒,则加温胃散寒药;若兼胃肠湿热,则做清热利湿药;若气滞重,则行气药加重;兼气逆则加降逆之药等。
患者经过半年的中医辨证论治后,再行胃镜检查为非萎缩性胃炎,且病理肠上皮化生及粘膜萎缩等均未见。